北欧三国志(3)

留下评论

——悠游的斯德哥尔摩之吃住在斯城

第一天到斯城的时候已是下午,寻那藏在若干小店之间的旅馆实属不易,我们来来回回错过了几次总算对上了门牌号,却发现一米多宽的小门前竟然还有密码盘。试了半天,终于成功地call来了管理员。门一开,旋梯而上,中间是老式的铁笼电梯,带锁。到了二楼驻地,又是一层密码锁。。。层层保护之下,总算找到我们的房间。管理员递过两把钥匙,一大一小,大的开房间门,小的——开房间里的密码箱。。。于是我严重怀疑我们进了某地下工作据点。不过小巧的房间很整洁,在走廊的公用浴室也很干净,难能可贵的是交通亦便利,在北欧这等处处米贵的地方,居之不易,不能再挑剔了。

插播广告:(Pensionat Vasastan,参见 http://www.booking.com/hotel/se/pensionat-oden-vasastan.en-us.html?aid=340631;label=city-stockholm-kbRy2BlkZ7*w78Hrl977EgS18691695465;sid=5524c7188649bc3000d856c8a8ca0e28;dcid=1

关于吃在欧洲,Birch的总结是——如果你不知道该吃什么,那么找个意大利馆子虽不会给你惊喜但至少不会给你惊吓。鉴于北欧食物更是乏善可陈,我们一直遵循着非快餐即中餐,非中餐即意大利餐的原则。不过好在我们去的时间很好,八月正是小龙虾丰收的季节(丰收听起来好奇怪:P)。鉴于瑞典的小龙虾节十分有名,难得这次将将赶在小龙虾节的尾巴上,不免同加入饕餮的行列。

某晚,我们闲逛归来,便直奔一家尚算著名的饭店——Lisa Elmqvist。这是个咖啡厅和餐厅兼营的饭店,主店在Östermalms Saluhall (市场)里面,只开到下午四点还是六点。待我们冲过去的时候,这枚红砖建筑已然大门紧闭,只出不入了。我们绕着整个建筑群转了一圈,也是无奈。不过回过头去,便在广场上发现了这家饭店的露天cafe——只有个小木屋,顾客盈门,外面搭了棚子,却还要排队。我们出去又沿着河走了半天,才算轮到个外面的位置。斯城八月底的晚上可是不暖和,秋风瑟瑟,寒意入骨。店家可人,每位顾客发了红色毛毯一枚(很像是宜家的那种,汗~),御寒且又给棚子下添了鲜活的色调,而且……跟龙虾很搭#_#

入座之后又发现,棚子的每个柱子上,还有向内的暖灯,抗拒着棚子外面一步之遥的寒风。Birch点了小龙虾,我不甘重复,点了北极甜虾——唉这大冷天吃带着冰碴儿的虾,拜托一定要好吃才行~小龙虾上来时,我们还是愣了一下——这个头儿足有我们在美国这边吃的两倍大,果然是各国小龙虾竞选之后的品种。(插播一句,瑞典的小龙虾节,本土的小龙虾已经不多了,多是从各国进口而来,相互间自有较量,中国的小龙虾亦曾占过鳌头,这指不定吃的就是故土小龙虾呢^O^)。由于面包实在不好吃,冰冷的虾就是我们唯一的晚餐。不过万幸万幸,小龙虾美味自不必提,来自波罗的海的北极甜虾也颇合老鼠口味,入口淡而自然的甜味,衬着莳萝,鲜美甚至不亚于名声在外的小龙虾。我们剥着虾,旁边桌上两位女士相谈甚欢,飘来淡淡的烟草味道。

北欧三国志(2)

留下评论

——悠游的斯德哥尔摩之市政厅和老城

到斯城的第三天,我们从会议中逃了出来,一整天都没打算出现在会场。这样完整的一天,正适合悠然闲逛,便理所当然地计划给了市政厅和老城。

斯城市政厅的确是个惊喜。不是说外面有多气派或者里面有多豪华,这些不要说跟咱的人民大会堂不能比,连美国国会图书馆也不比它差。市政厅之旅的亮点是——我们美丽可爱的混血导游^O^。我们虽然是信步而去,却恰好赶上一波guided tour(好像市政厅必须是跟导游的,不能自己转悠。)本来想跟个英语的队伍,却一抬头在语种表上看见了中文。出于好奇心,不免换个队伍,跟着一群中国人走进大厅,想看看这在斯城的中文导游到底是何方神圣。(我开始猜测的是瑞典皇家理工暑假打工的中国学生。)队伍停下来,散成一个半圆,一个老头在队伍前面说了几句生硬的中文,哦,原来是会讲几句中文的瑞典人嘛~正当我琢磨着要不要溜回英文队伍的时候,老头闪开壮硕的身躯,身后出现一个精致如洋娃娃一样的美人儿(啊,比喻错误,本来就是洋娃娃~)——黑发,碧眼,长睫毛,白嫩的皮肤,灵秀挺翘的鼻子。个子若在亚洲女孩中算高,在欧美人中便显得小巧了。纤腰一握,双腿修长。两片薄薄的红唇,一开口便是混着江南口音和欧洲口音的普通话,甜却不腻。她在解说的时候,众人的手机卡片机单反就都提起来了,先不急着拍大厅,镜头却都先给了这中瑞混血的小导游。

我们听着她讲没一点蓝色的“蓝色大厅”,曼声细语娓娓道来:设计师最初想设计一个天井,用蓝天做瓦,自然是蓝色大厅。后来因为欧洲天气多变,天井的使用受气候影响太大,特别是你办个晚宴直接就天洗兵了,谁还敢去啊,便还是勉为其难给加了个盖子。设计师退而求其次,打算建成之后把大厅粉刷成蓝色。可是建厅用的都是瑞典红砖,成型后十分厚重典雅,设计师又舍不得再“脂粉污颜色”,于是留下了一个红砖白柱的“蓝色大厅”。接着听她八卦设计师如何以自己夫人下楼的步幅设计了大厅通往二楼的主楼梯,可最后还是跟夫人离婚了@_@! 上了楼,mm继续八金色大厅——这次是名副其实——真正的金箔马赛克,覆盖了所有的墙面。墙上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上的牛人皇帝(比如古斯塔夫同学)。导游让我们注意一面墙上最高处是一枚英雄的骑马像。英雄却没有头,因为当时这个大厅的设计师误算了地脚线的高度,于是上面构图面积不够了,只好把英雄“分尸”,头部画在了另一个地方——当然这英雄反正死的时候也是这样身首异处,所以勉强解释得过去。断头英雄的对面,整面墙是个壮硕的(说实话很难看的)女神——据说是斯城的守护神。不在乎长相,关键是要能战斗,保护斯城人民。一群人离了大厅到正经的议会厅——一个完全可以叫做“红色大厅”的地方,天花板却是天蓝色,还画着星星月亮云彩,据说是为了体现议会的敞亮公开。小导游神秘兮兮让我们猜101个议员中多少个女的,老鼠在斯城几天,已经颇感受到北欧的女权主义之风,一咬牙猜了个51。结果……人家是54个,包括主席。。。。

离开市政厅,才刚中午。我们拍了拍美丽的梅拉伦湖(我怎么看怎么像护城河。。。),然后出发去老城(Gamla Stan)。其实市政厅已经在湖边,到老城只需要过桥就行了,遂步行。基本上,所有重要景点都在那里,可以一网打尽。从市政厅这里进老城之前,第一站到的是骑士岛,其上有骑士岛教堂(Riddarholmen),很特别的尖顶,高高在上,渗透着铁质的冷硬感。再往前,正式进了老城,左手边就是贵族院(Riddarhuset)走马观花,倒也没进去看,只在马路对面随手拍了一张。贵族院前面的雕像是——好吧他又出镜了——古斯塔夫二世。不记得了?造瓦萨沉船的那个皇上嘛!

我们在老城的主要目的就是散步,并没打算进任何一栋建筑。不过瑞典的皇宫还是过去看了,而且赶上了卫兵换岗。咱这出身社会主义国家,驻足民主制度国家的,来欧洲一趟,瞻仰一下皇室的派头是有必要滴。虽然这老城里的皇宫,只是个办公场所——皇帝皇后真正驻跸的地方在皇后岛,离斯城中心有半个多小时车程。

其实在老城,不必刻意寻找,到处便都是几百年的建筑。我们走在窄窄的街道上,随意浏览着身边的小店,悠然而惬意。哦,对了,还寻到了市中心原来的那个水井,井旁形成个小小的广场,有艺人们在那自顾自地说唱,有的还敲着一个很像是盆的打击乐器。本来想在老城好好吃一顿,却一时想不起店名和地址。安全起见,只好挑了个意大利馆子。门面小,里面却精致,吃得很happy。

吃饱喝足,继续在老城里散步,还无意间找到了那条最窄的巷子——人靠在一边墙上,伸手可以碰到另一边的墙。老城很小,随意一转,便环城一周了。我们慢慢走回去,birch说起应该有一个水晶柱子,是地标性建筑。我猜想这么现代化的建筑,应该会在赛格尔广场——斯城的中心,也是商业区。搭地铁直奔那里,也正好逛逛H&M。

逛了一天,的确很累,不过——别忘了这是八月底,我们还有“小龙虾节”可以过呐。当天的晚饭不能含糊,我们找了家还蛮著名的bar,准备跟着尝尝这里的小龙虾(在北欧,酒文化完全可以盖过食文化。如果你看见一个饭店叫某某bar,千万别误会人家只有酒和简单食物,该bar完全可能是一个优质高档饭店,但就不叫restaurant,你也没辙)。八月底的斯城傍晚已经颇有料峭之意,而这个bar里火爆到屋中根本坐不下,只能在外面铺开场面。虽然有个棚子,还是难当冷风。好在贴心的饭店主人想到这一点,棚子里各处放了红外加热灯,还每人发了个红色的毯子(很像是宜家的那种。。。)于是我们披着毯子,沐浴在温暖的热灯下。棚子外面晚风瑟瑟,棚子里邻桌不时飘来各位优雅的北欧女士的袅袅香烟。我们一边喝着冰水聊天,点了一盘冰镇的小龙虾,一盘冰镇的北极甜虾……小龙虾上来就雷到我们了——有美国这边的2~3倍大,而且鲜美亦过之——当然,不能保证这是瑞典本地的。虽然瑞典本地河流众多,产小龙虾也不少,但维持小龙虾节这么大的排场,还是要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包括中国,所以没准我们吃到了家乡的小龙虾呢:P 北极甜虾倒的确是当地特产,北极附近海域都有。这虾比我们普通的河虾略小,壳薄,头却大,里面的籽深红色,直接用海水煮了然后冰镇,吃起来就有自然的甜味。

饱餐一顿,心满意足,慢慢走回去消食。路上却碰到一枚酒鬼,走着走着自己直接摔倒在路中间,呼呼大睡起来。

北欧三国志(1)

留下评论

——悠游的斯德哥尔摩之瓦萨和斯堪森。

说是北欧三国志,其实大半的时间花在了小巧玲珑的斯德哥尔摩(Stockholm)。Birch在瑞典皇家理工(KTH)开会,于是我们有四天的时间可以慢慢地享受这个作为首都却小得几乎可以用脚步丈量的城市(好吧我说的是市中心和老城^O^)。

Stockholm原本的意思是“木头小岛”,指的自然是著名的“老城”(Gamla Stan)。说实话,虽然老城不大,斯德哥尔摩的景点中,不在老城的反而是少数。而老城大可以悠哉游哉地慢慢走上一天,覆盖掉所有城内景点。所以我们把在斯城唯一的一个整天留给了老城,剩下零散的景点用某个下午来补充就好。

这“某个下午”就选在某人开会的第一天了。反正他的presentation在早上。我们步行到KTH,发现竟然是个类似开学的日子。不少学生社团奇装异服,学校很是热闹。KTH算是中国人很多的地方,我们刚一进校园的地界儿,一个华人会议志愿者便用中文给我们指了路——开会地点是一个叫“Q楼”的地方,貌似是电气系的大楼?再往里走,又遇到一个中国女孩,也是去Q楼,于是同行。我并没耐心在那里等着,把Birch丢在会议中心,老鼠小小参观校园一番便回宾馆继续倒时差。睡到中午,开会的人也回来了,于是我们去附近的中餐馆(嗯跟美国中餐盒饭差不多级别)随便对付了一下,就直奔当天的目的地——瓦萨沉船博物馆(Vasamuseet)和斯堪森露天博物馆(Skansen)。

这俩博物馆倒是在同一个岛上——Djurgården。叫个“皇家园林岛”也好,翻成“动物园岛”也罢,反正原本是皇室打猎的地方。这个岛森林覆盖率很高,在大城市,特别是首都中绝对是少有的。而沉船博物馆和斯堪森博物馆就在这岛靠近市中心的一隅,交通倒是十分便利。

上了岛,第一个摄入镜头却是北欧博物馆(Nordiska museet),没办法,谁让这家伙就挨着车站呢,而且外表长的像个教堂,建筑还是很像样的。北欧博物馆门口骑马的雕像是卡尔十世·古斯塔夫。之所以给卡尔十世一个镜头,是因为这哥们好歹是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的外甥,并且从人家女儿克里斯蒂娜的手里接过了王位。(可惜美人不知为何厌恶婚姻,偏不肯嫁给这位对她属意已久乃至已经跟她订婚的表哥,最后独身终老。不过美人虽不肯以身相许,但终以江山慷慨相赠,卡尔同学算是收了张颇为贵重的“好人卡”。)

可这些跟我们即将要去的瓦萨沉船博物馆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便是下令建造瓦萨沉船的国王——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他下令的时候没打算建一艘沉船。但可怜的瓦萨号处女航就在港口内受风沉船(港口内啊!),连一英里都没开出去。而沉船颇有可能是因为好战分子古斯塔夫二世同学希望船上的大炮多一些再多一些,结果船就头重脚轻了,遂杯具。有鉴于此,不妨就算是古斯塔夫二世同学高瞻远瞩,下令为后世留下一艘完整的十七世纪的北欧战舰吧。(其实古斯塔夫二世还是很牛的一任马上君主,也是瑞典历史上唯一一位“大帝”。这哥们酷爱亲征,战绩可圈可点。“三十年战争”中,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他面前屡战屡败。当然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这哥们最后死在战场上。但瑞典此战大赚,虽然死了皇帝,但换了不少土地钱财,自此真正成为北欧强国。)

北欧博物馆的背后就是著名的瓦萨沉船博物馆。说实话我不是很能理解为啥一艘破船就成了斯肯的纳维亚半岛访问量最大的博物馆,但这博物馆的确很有特色。首先博物馆的外形就很像一艘大帆船,据说博物馆的屋顶高度正好是瓦萨号全副武装,升帆起航的高度。所以一进去就发现瓦萨号雄踞中央,顶天立地。上下三层楼都是围着它建造的,周边的空地就用来展示打捞出来的船上当年的用具,图文并茂地讲述打捞历程和造船背景等等。底层摆了不少捞上来的船员的尸骸,甚至有对出名字来的。话说咱这刚发生的事故都列不出死亡名单,跟人家那死四百年捞起来对骨头的比,是不是有点儿汗颜啊——不好意思跑题了,继续回来八瓦萨号。

瓦萨号高大气派,两层炮台,船身流线,船头船尾精雕细刻。当然,在水下那么久,捞出来又要刷各种涂层来保护,船本身灰圡圡的很有沧桑感。但,慢着,古斯塔夫二世啊,大帝啊,当年最大的战舰怎么可能就这么低调地下水呢?于是请看大屏幕,博物馆用投影展示了色彩还原的结果——看过去的第一眼感觉是,这货不是战舰,这货应该是隋炀帝下京杭大运河的龙舟!您至于嘛,战舰的炮口盖上雕狮子什么的我都能理解,船头雕的一群不知名的神仙鬼怪(再不就是历任祖宗?),红底金漆,是吸引炮火用的嘛?皇帝的御座也就这个水平吧,估计还没这么漂亮呢。忍不住贴一张色彩还原照的link:http://www.vasamuseet.se/en/The-Ship/The-sinking/

离开沉船,某位没有倒时差就去开会的人已经处于神游的状态。不过我们还是打算一鼓作气逛完斯堪森露天博物馆。这博物馆牛就牛在,一百多个十八十九世纪的各类民居,店铺,教会……都是从瑞典各处“搬”来,原样展示。街道也是几百年前的样式,跟建筑很合拍,仿佛这里几百年都没有改变过。

名为博物馆,可实际上不少瑞典人把斯堪森就当作了公园。在这园子里有不少带着小孩的父母,慢悠悠地逛着。博物馆中有农家小院,里面还放着农具;有中等人家,客厅厨房餐厅卧室样样俱全,不过看着还是简陋了些,就连稍微像样些的贵族宅院也不会有多奢华,倒是透着浓重的古风。有趣的是那些手艺人的店铺,往往还是前店后家的样式。里面的解说员很敬业地穿着当年的服饰,一边演示,一边解说,很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我们进了一家皮革铺子,里面成品半成品的毛皮挂了一墙。一进店的地方还放了两个马鞍,覆着皮革。店里的皮匠介绍说一个是男用的,一个是女用的——因为女用的是设计为舒适的侧身座,您穿着裙子上去都没问题——不过估计没有一位骑士在身后的话很够呛能扶住。。。我们跟皮匠聊起来,发现他竟然是专门给博物馆做皮革制品修复和复制的。他很健谈,还兴致勃勃地跟我们介绍起女王用的皮质粉盒,还有摆在桌面上的成品女式皮手套。白色的女式手套,手指处十分纤细,我看着不禁说,谁手这么细长啊?皮匠一笑,说你看看,那是折过的,手套展开,都够男人戴的了@_@

离了皮匠的铺子,后面又参观了铁匠铺,玻璃店,甚至还有个机械厂——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是皮带和滑轮的时代,满屋子主要部分就是天上地下的各种传动系统。

走了半天,我饿了,却恰好路过一个面包店。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好容易混进去才发现制成品只有一种——瑞典经典的脆面包。说是面包,跟张大饼差不多,也是在面板上摊开,还压了花纹。屋子的一角,炉火熊熊,一位身着十八世纪面包师衣服的姑娘拿着长长的铁棍挑起面饼,探入炉中烤好,然后拿出来让众人分食。我捉了一角,吃得很香,果然又薄又脆。一边走出来,却在门口遇到一个可爱的瑞典小姑娘,只有个两三岁光景,倒像个洋娃娃,只是吃得满嘴的面包渣。不免凑过去照张相,逗她一阵。

Birch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长凳,总要打盹,于是我丢下他逛了个小教堂(Seglora Church)。教堂虽不起眼,也是三百来年的历史了。解说员是个安静的姑娘,一身修女装,但并不是天主教的那种严严地包裹。我试探性地去问,这不是天主教教堂吧?姑娘微笑着回答说我们这是路德宗教堂(Lutheran Church)。我拍拍脑袋,看来是时差倒得不好,还晕着呢。十六世纪之后瑞典基本就以新教占据国教地位了——当然要感谢瓦萨王朝第一位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他爷爷,古斯塔夫一世。从他赶走亲丹麦的大主教,自己钦定主教起,瑞典就算正式跟罗马教廷断了关系,进入宗教自主时期了。

从教堂出来,我们顺路去了斯堪森最大的“豪宅”——Skogaholm Manor。这玩意儿算是占据了整个露天博物馆的最佳地理位置,远眺大海,背靠山峦,广阔的庭院,甚至还有小炮台保护庄园。出了豪宅我们便直接循路下山,并没体力再逛动物园的部分,略为可惜。因为据说其内颇蓄了一些北欧独有的动物。

好容易拖着几乎闭着眼睛的Birch到了出口,把他丢在长凳上继续睡,老鼠去打听一个原本想去的饭店地址。谁知却遇上一家热情的意大利人,操着并不熟练的英语跟我比划,还打开意大利语版的旅游手册和地图,执意给我推荐饭馆儿。聊了二十分钟,十足的鸡同鸭讲,互相能听懂的无非是this,that,here和there。不过浴着暖暖的午后阳光,轻柔的海风,身旁有古朴的小屋,眼前有热情的同游人,还是很不错的感觉。

p.s.最终我们还是杀回旅馆附近直接吃了家美式的steak了事,太困了#_#,足以证明从美国到欧洲要倒的不是六个小时时差,是十八个小时,哭~

*发现斯城可以写的东西太多,在此先截一下吧,待续。

北欧三国志(序)

2条评论

一连大半年挣扎于毕业论文,几乎没有喘一口气。除了7月去底特律开会,好像一直就闷在家里,甚至放弃了六月份跟着Birch去欧洲玩儿的机会。每天看着老板有时开心有时不开心,给我定下一个个答辩时间,又一次次用各种理由向后拖延。重压之下,就连找到工作,发表论文等等都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欣喜的心情,只是当作毕业单子上一项项划掉的任务而已。

Birch从荷兰回来之后,宅在家里太久终于爆发的老鼠决定不能再这样虐待自己,更厌倦了生活中的一个个“等明天”。于是在去底特律之前,毫不犹豫递出申根签证的申请,开始着手计划蹭Birch八月的北欧开会之旅。(话说他老板是不是忒nice了一点,哼!)

路线计划都是开会的人来定,我嘛~~~就等着交了论文闲下来圈定景点咯。因为老鼠还有其他的毕业事宜要操心,Birch也有paper要赶,并不敢在外面洋洋洒洒一个月。于是在地图上划来划去,计划仅局限在北欧的三个国家里:瑞典,芬兰,丹麦(哀,要是加上挪威,好歹咱把卡尔马联盟国都走一遍啊,下次吧~)——的首都。

老话一句:一旦动身,旅行最困难的部分就已经完成了。

Florida National Park Trip 之三——Dry Tortugas

2条评论

——神龟有迹藏碧海,珊瑚无声隐白滩

1号国道继续南下(严格来说,算是向南并且向西),很快就离开了大陆,向墨西哥湾行进。这大名鼎鼎的US-1,就像一条项链,穿起大大小小珍珠般的岛屿们。终点,便是美丽的Key West。一路上限速并不高,倒是可以尽情地欣赏海景。水鸟们一路随行,啁啾不已。到达Key West恰是黄昏时分,可惜我们累得晕头转向,到宾馆就沉沉睡去,也没去看这Key West著名的日落。待我们醒来时,已经华灯初上,四周的海渐成墨色,倒是初升的月亮跳出水面,圆圆地,不亮,让人很有想咬一口的感觉。各色酒吧正是开门迎客的时候,整个小岛喧闹起来,宾馆为之一空。懒洋洋的老鼠索性拉上Birch,出去超市买了点儿零食权作晚餐(顺便领略一下热闹的Key West夜晚),然后躲在宾馆里看大学的篮球赛。

早睡的结果就是轻松早起,迎着朝阳直奔港口。干龟岛的船票真的是大大地宰人,一人150刀,包往返,早餐和午餐,哦,对,还包括浮潜潜水设备(snorkeling,就是叼着个通气管,带着大泳镜的“潜水”,可不是背着氧气瓶扎猛子下去的diving啊,那个要潜水证才行~)。如果不在岛上露营的话,中间只得四个小时的时间在岛上,来回却要有五个小时在海上“乘风破浪”。所以严重不推荐晕船的人去爬这只大海龟。

船离港的时候,天气很好,阳光灿烂。听宾馆的人说,干龟岛附近的海水水温常年在77~78度(25摄氏度)左右,如果是夏天,气温九十多度(30摄氏度),水里也要有八十多度(桑拿啊桑拿!)即使我们冬天来,气温也不低于八十度,水温也有75度左右,不会觉得冷。而这里“阳光灿烂”的含义就是如果没有防晒霜你就准备剥一层皮吧。刚刚上船的老鼠很开心,跑到起伏最大的船头去享受迎面的海风,看着脚下尖尖的船头劈波斩浪,的确很有感觉。中午时分,船靠了岸,老鼠抓着潜水设备就兴冲冲地奔海滩而去,完全无视占岛屿主要面积的破败堡垒。话说,这只海龟也太小了嘛~~~绕着它游一圈也不是什么费力的事情。

老鼠第一次浮潜,实在很开心,套上泳镜,呼吸管和脚蹼就踉踉跄跄地冲进温暖的海水中。仗着自己水性尚可,深吸一口气就扎了进去,自然是轻松地浮起来。得意不到十秒钟,意识到呼吸成了大问题——没有习惯用呼吸管,很容易把空气和水一起吸进嘴里。嘴里进水之后,容易慌乱,没法掌握节奏,于是很想站起来调整一下。结果悲剧地发现,有了脚蹼,从漂浮到站立是相当困难的事情T_T 。Birch指导了好几次,老鼠才勉强地能正常游动起来,呼吸还是很紧张,哪儿有心思去看美丽的热带鱼和珊瑚呢。

总归是水性还凑合,并且熟能生巧,老鼠逐渐适应了这该死的呼吸管,也慢慢地欣赏起身边被吓跑的多彩的热带鱼,摇曳的海草,乖巧的海螺……时不时还掠过珊瑚丛。中途遇到一个牛人,用防水相机在拍这些美丽的水下世界,看我漂过(没错,的确是漂过),一把捞住,把相机塞进老鼠爪子里,比划着请我给他拍照。。。嗯这里倒是没有语言障碍哈~拍完了,他带着呼吸管,一个猛子扎到底,摸上来一只橙色的大海螺,开心地游走了。

老鼠慢慢熟练起来,就跟Birch拉着手慢慢漂,不过很快被水流冲散了。Birch打了个回程的手势,老鼠点头后却弄错了方向,于是向深海处漂过去。等老鼠意识到身边已经没有浮潜的人,也没有珊瑚礁和热带鱼了,才觉得不对,探头出海面,发现已经离岸很远了,更看不到Birch的身影。于是扎下去往回漂(话说带着脚蹼,蛙泳基本没戏,如果想游回去,还是自由泳靠谱)。路上发现Birch扒在海边堡垒的墙上,身上都是珊瑚划的伤痕,原来这家伙看我游错方向,想抓我回去,急切间却被海浪呛了好几口,正在休息。

两个人会合后到海滩晒太阳,好动的老鼠只躺了一会儿,就又冲回海水中。这次不想浮潜了,轻松自在地游了一会儿。海浪很温柔,也很暖和,游起来很舒服。在水深一米多的地方,老鼠也发现了一只橙色的贝壳,很漂亮。于是一个猛子扎下去,捞它上来炫耀。谁知道正在海滩上跑的时候,突然感觉有柔软的触手在碰老鼠的爪子。低头一看——这这这哪儿是贝壳啊,明明就是一只活的海贝,正慢吞吞探出身子,拉长,用头轻轻碰我的手腕呢!老鼠吓得大叫,倒是惊动了很多人来欣赏这只淘气的海贝。Birch也赶过来,从老鼠手中接过可怜的海贝,远远抛入海里。

傍晚回程的时候,如船员们所说,风浪大了起来,船头封闭不准人站立,而侧弦的强风也让人无法呼吸。海浪打上来,白花四溅。很多人晕船,不过老鼠一直呆在船尾,倒是十分enjoy海浪中的颠簸。远望去,夕阳西下,大海龟就慢慢地消失在视野之外了。

Florida national Park Trip 之二——Biscayne

3条评论

——巫山曾入襄王梦,碧海扁舟逢“美人”

本来在Biscayne定了个bottom glass的boat tour,船底是玻璃制成,行船时可以看到海中的景象。老鼠惦记了很久,结果再次被淡季的客流所打击——我们到公园时,涛声阵阵,人声寂寂,船自然不肯只为我们二人开出,这下连对岸的Elliot Key也去不成了。

虽然后面的Key West之旅令人期待,可怎么也不能就这样从Biscayne空手而归啊。我们四下撒目,却见海边一摞小船。想着阳光温和,正是sea kayaking的好时候,于是拎下一条来,让工作人员替我们配上救生衣和桨,二人一舟便向着茫茫大海划去。船初时看着小,下了海才知道,实在是太小~~~>_<~~~~~而且没有船舷。海浪微微涌动,已经足以让船进水了,更不要说不熟练却性急的老鼠把桨乱挥一气,后果是我们kayaking归来跟游泳归来差不多,一身的水。

我们的小船在海中飘摇着前进,倒也不敢远行,只在附近的岛屿处转悠。水面平静,浅水处可以看到水底的礁石,水草,游鱼——据说附近是有渔场的。总之一派安静祥和,只有抬头远眺时,茫茫无际的水面才真的让我们有sea kayaking的感觉。这时Birch突然在身后大喊“鳍!”嗯要不是前一天看过海豚,我估计没法单纯从发音迅速理解这个单字的含义。。。老鼠迅速回头,只看到一只不知何种动物的光滑的黑背,飞快没入水中,以至于我几乎怀疑自己的眼睛。Birch开玩笑说别是海豚啊,会把小船打翻的。我说那多好,反正离岸不太远,打翻了我们就骑海豚回去……

话音未落,附近水面响起类似猪猪抽鼻子的声音,我们再转船头(小船调头就是快),赫然左前方几米远的地方露出两只的确很像猪鼻子的东东,黑色,一大一小,十分可爱。老鼠只剩下盯着它们的份儿了,恨不得挥桨划过去碰个照面,哪儿有拿相机的心理素质啊。还是Birch在后面反应过来,说,美人鱼吧?呆呆的老鼠说,“啊???”这一大一小两只“美人鱼”(好吧就是海牛T_T)在水面还颇停留了一下才回去,老鼠这才清醒过来,回身再要相机,已然“美人芳踪无处寻”了。

看见了美人鱼,还有之前不知是鲨鱼还是海豚的家伙,兴奋得连划桨都有了力气,颇转了一大圈,可惜再没遇上什么,只是水鸟和水鸟和水鸟。不过……Biscayne附近好像有战斗机的机场,远方山坳中不时一架战斗机冲天而起,轻松地翻身入云后我们才听到轰鸣的马达声。于是歇在海面上随波逐流,欣赏了一会儿。划回岸边,还了船,已经接近中午了。下午的目的地就是三个小时车程之外的Key West。阳光很好,被海水打湿的衣服很快就在石头上晾干。公园里来了一只school bus,叽叽喳喳的孩子们使公园一改早上的清静,也跟着欢闹起来。

Florida National Park Trip之一——大沼泽

5条评论

——鱼鹰与海豚齐追,鳄鱼共水塘一色

很多人可能刚来美国第一个trip就是去奥兰多迈阿密,可是老鼠却从来没去过。对于佛罗里达,三年来多得是想象,总觉得那里四季如夏,美丽的海滩,还有无数比基尼美女。蓝天白云阳光碧海……一定要一周以上的假期才能玩儿爽。及至真正成行,竟然仅仅是跟Birch商量一下,他老人家百忙之中计划了一个四五天的行程,恰恰在感恩节期间,而且俺老板还出差(这俩条件缺一不可啊。。。),于是老鼠跟birch各自丢下写到一半的paper,直飞Miami。

我们俩的Florida之旅可以简化为对三个国家公园(可以简称“三国”)的掠影,第一站就是大沼泽,Everglades。说实话这国家公园的确很大,“荒野求生”还专门有一集讲如何在大沼泽survive。实际上就算三个入口都走一次,也只能窥一斑,难见全豹。大沼泽国家公园的三个入口互不相连,我们从其中挑了两个。一个是离宾馆最近的Ernest——看鳄鱼的好地方;另一个是最远的,Gulf Coast——定了一个名为“千岛”的水上旅行,打算去骚扰海豚们。鉴于老鼠不喜欢bus tour,中间的Shark Valley就放弃了,不知道能看见鲨鱼否:P

Birch是来过大沼泽的,在Ernest充分体现了轻车熟路的导游气质,迅速选定trail,我们便直奔鳄鱼而去。(其实这里附近是有鳄鱼农场的,据说还可以抱抱绑住嘴巴的小鳄鱼,不过想想就没野生的有趣,于是作罢。)走在木质的trail上,脚下就是水塘/沼泽,不时有很多水鸟叫着飞过。老鼠不错眼睛滴看着水塘,很快就发现一只在水中只露出脊背和“鼻梁”的鳄鱼,就那么浮着,仿佛一块木头。不过是深绿色的,跟水塘很和谐。旁边的水鸟们并不理它,只是专心地抻长脖子逮自己的鱼。搞笑的是,我们路过一只大型的水鸟,有点儿像是鹭鸶,它呆在那里一动不动,以至于我跟birch一致认为这美国公园也弄假鸟来充场面。结果回程的时候发现那只鸟基本保持原来的姿势,只是优雅地轻轻弯了弯脖子,旁边一个导游给自己的游客介绍到,“这种水鸟捕食的时候很有耐心的……”我们狂汗~

Trail的转弯处是个水塘,我们走过去才看见两条不小的鳄鱼各据一方正在享受一天中不多的阳光时刻。(当天天气十分诡异,阴晴不定,阳光灿烂和阴云密布以及风雨交加随时变换)再走几步,却是豆大的雨点打下来,一群大乌鸦集合在亭子顶上,不知商量些什么。此后老鼠跟Birch都没再发现鳄鱼,遂奔回trail head。此后hike了几枚短trail,看看各样别致的热带植物,以及一望无际的大沼泽。可惜没有Birch上次的幸运,没有蜥蜴可以拍。Ernest这个入口开到头是Flamingo Point,有点儿类似个小码头,据说在淡水与海水交界处,可以看到美洲鳄,叫Crocodile的那一种,体型比我们前面看见的alligator要大,而且是灰色的。可惜终久没缘分见到,只是在礁石和浅滩上看到大片的海鸥和沼泽水鸟,和平共处中。在这里老鼠淘气,爬了一棵椰子树,结果惊起草丛中无数蚊子,跟Birch落荒而逃……

这一程最多的鳄鱼实际上是在从Ernest Visitor Center到Gulf Coast的路上看到的。这段41号国道的北边是一条小运河,很窄,再往北好像是什么湿地保护区一类的地方,总之运河边几乎每隔一两米就是一条鳄鱼,偶尔在水里,大部分在湿地上趴着,看着周围的水鸟们唱唱跳跳。老鼠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看了个够。到了Gulf Coast,对鳄鱼已经没感觉了,只想能坐船出海,找可爱的海豚们陪我们玩儿。

由于并不是旺季,本来一小时一班的船合并了两班才有了我们四个乘客。不过开船的两位ranger可是一点儿都不介意人少,还是高高兴兴地出海了。循着他们每天开上几次的线路,给我们介绍水中的岛屿,植物,水鸟(不少鱼鹰),并且骄傲地告诉我们,聪明的海豚早已经认识他们的船,看见/听见发动机的声音就会出来。刚开始的一段水程还很平静,只有船的声音和偶尔掠过的水鸟。我们坐在船上吹风,看着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岛屿,倒也惬意。掌舵的ranger突然喊了一声“看那儿!”,待我们跑到左舷,只来得及看见海豚墨色的背鳍没入海中。不过看到一只就好办了,肯定会有更多。游艇的发动机把水搅得白浪翻飞,据ranger们说,正好让海豚们go fishing~~~果然不多久,海豚的数量多起来,三三两两地探出水面再优雅地沉回去,仿佛是在show off流线型的身材。一只海豚还从我们船下穿过,海水清澈,夕阳下竟然能看清海豚可爱的白肚皮。p.s.这些只能录像,拍照是没戏的。

船前船后拍了一会儿海豚,都是安安静静地载沉载浮,远处成群出现的,就更是羞涩,不肯出水。ranger说,来,别找它们了,让它们跟着我们走!于是小游艇潇洒调头,在海面划出长长的白浪,我们四个都靠在船尾,果然若干只海豚逐浪而来,最可爱的一只竟然高高跃出水面,划了个弧线落入海中,比曾经见过的专业海豚表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饱眼福之后,天色也不早了,刚好回程。路上跟ranger们闲聊,说起这里水产丰富,年年还有猎鳄鱼的活动,龙虾也不少(p.s.后面才知道,并不好吃,还是缅因龙虾万岁!)。而墨西哥湾除了石头蟹,也是产蓝蟹的,跟马里兰这边是同一个品种。不过人家全年都有,于是我们现在北方能吃到的活蓝蟹,多是他们运来的了。

大雾山和1%的猛犸洞

5条评论

*十月底十一月初,一般是蓝岭地区红叶盛时。与初春的樱花相似,这时的叶子偏禁不得风吹雨打,所以若得天公作美时,还是该出去走走,偷得浮生半日闲,免得宅够了一出门才发现冬天已经来了。

不得不说,作为全美访问量最高的国家公园,大雾山地理位置优越,又不要门票,最适合drive through了。一早从黑堡出发,沿着I-81一路向南(经birch提醒,老鼠突然意识到,I-81我已经开过全程了,最北端接入加拿大401号高速公路,最南端接入东西贯通美国南端的州际高速I-40)。真的是很适合出行的天气,阳光很好,却早没了夏日的酷热,真正的秋高气爽。到UTK接上佛,小鹿载着我们一车五个人直奔大雾山。佛带路,问了很经典的一句话:“你们是想在山上看雾,还是在山下看动物?”时间有限,堵车无限,而且看动物这事儿太需要人品,遂首选了顶峰Clingmans Dome。

开进公园就已经无语了,眼前排成长龙的,是挂着TN, KY, VA, WV, NC, GA, VA, MD, NY, ………………各州车牌的各色车辆,堵得也就水泄能通吧,本人第一次在国家公园遭遇堵车现象,值得记录。幸好英明神武地到了一趟Visitor Center,顺了张1$的地图,找了条by pass,慢悠悠开上顶峰——附近的停车场——附近的路上街趴。这时候大家已经非常明白眼前的形势,基本上离着几迈就开始有人路边草丛里趴车,然后走上去——肯定比开上去快。话说hiking这么一小段实在不算啥了,路修的叫一个平整,但是陡度实在是不小。一边爬,一边欣赏着没有雾的大雾山。远处褶皱山峰直如波涛一般,在云天之下辨不清颜色。近处倒是能看出红叶染满了向阳坡,因为有黄叶相间,色彩柔和,不见得如火如荼;背阴处却还是大片深沉的绿色,看来我们来得早了。峰顶可以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来形容,还有个观景台,盘旋而起,虽然不高,却超越了树的障碍,置身其上,有了一览众山小的错觉。

晚上约了UTK的几只Hokie吃饭,都是好久没见了,惦记ing。给YC师兄打电话,他接起来第一句就是,嗯你们开不出来了吧?路上又堵车n久,终于磨到了一家叫“香港楼”的中餐馆,果然是大城市,其中餐水准已经不让北弗的各大中餐馆了。按说见面总该嘘寒问暖,不知为啥见到YC师兄总是斗嘴不休(这次还有珠珠助阵),祝福他找个好工作吧,也带挈一下偶们这些小师妹,嘿嘿。小薛师弟倒是长高了(其实是瘦了,视觉错误),还那么看着老实(实际不老实)的样子。在UTK尽欢而散,我们还要开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田纳西重镇Nashville附近安营扎寨。不过好在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倒也不算晚。第二天早起便直接北上肯塔基,奔猛犸洞而去。

作为世界上第一长的洞穴,猛犸洞已经探明的长度有390mi。问题是……这玩意儿总还是会继续探明更多的,也不知何时算是探到头儿了。经birch的research后,我们定了一个叫Grand Avenue的tour,cover了很多重要景观,全长4mi,走下来4.5小时,差不多1%,真是对得起这么长的洞穴系统啊——不过开发的全部长度也才10mi,3%而已。

初入猛犸洞,感觉就是废弃的矿坑一样(本来就是矿洞来着),处处有石灰岩的塌陷,乱七八糟,哪里有我们本溪水洞的柔美啊。不过导游很善于制造气氛,一路走一路讲解猛犸洞的历史,还在大厅中要助手关闭所有的照明,让大家屏住呼吸静静地感受。黑暗。完全的黑暗和安静,伸手的的确确是不见五指的。让人心头澄澈——恐怖小说的构思立马就有了好几个,哈哈。

这一路被导游千叮咛万嘱咐的,就是不要碰石壁上的石膏结晶,这东西脆弱得很。它们从石灰岩中“挤”出来,形成一朵朵“石膏花”,有的突出出来,很有冰淇淋的感觉。除了看这个,就是在洞穴中漫长的hiking,admire这洞穴的复杂度。洞中温度并不太低,当然也不会有室外那么暖和。湿度在洞穴系统中也算小的,所以就干爽地走着,除了照明是人工的,跟在外面hiking并没太大区别,爬上爬下。可惜洞中照明的光线不足,就不勉强我那卡片佳能进来丢人了。

猛犸洞的洞穴系统虽然长,但实际上地面面积并不大,长度是靠洞穴的分层盘曲形成的,所以跟迷宫差不多。我们的队伍正在前行时,左下方的岩壁上突然就钻出一支caving的队伍,工装,安全帽,矿灯。。。仿佛走错了时空。走了一小半,算来是中午时分,洞中突现一个大厅,便是我们午餐的“食堂”了。餐桌排列整齐,收银机忙个不停,旁边隔着矮墙是现代化的公厕。。。忒意外了。@@”

后半段依然hiking,在导游的指引下发现了一种类似蜘蛛的昆虫。(仔细看过去,人家“前腿”是两条长长的触须,不算腿的好吧。)据说还是在地面觅食,然后回来洞中休息,挺聪明的。hiking的时候,不时能发现头顶的岩层如书页一般,而且剥落严重,路上也有很多掉落的岩石,有的形成障碍,有些就被搬开到洞壁边,颇为担心。导游跟大家解释说洞顶已经剥落到安全的岩层了,再不会掉下来。还举了n次地震的例子,猛犸洞可是岿然不动的。

临近出口,是猛犸洞很有名的Frozen Niagara。终于看到溶洞系统常见的钟乳石,湿度也增大了,有些水汽。石质还是比较粗糙,但是不知多少年这样融下来,也就成了这石头做的“大瀑布”。瀑布旁,石笋从上下方对着“生长”,在中间汇合,形成一个个石柱。看,漫长的岁月,不单足够让水滴石穿,甚至足够让水滴石长。

推开洞口的旋转门(好现代啊,也忒不敬业了,这样的著名洞穴也不说弄些酷一点儿的出入口),午后的阳光一下子洒满全身,微风乍起,秋叶打着旋悠悠落下,该回家了。

Billy Goat Trail Hiking

3条评论

——我言秋日胜春朝

好久好久好久没hiking,也好久好久好久都没更blog了。从七月底PES的General Meeting结束到10月初把prelim的时间敲定,整整两个多月几乎被榨成一张扁扁的老鼠干~总算熬到老板开恩放行,恰好赶上楼下的室友搬走。于是老鼠挽起袖子拉着两个小姑娘开始大扫除,连续三次大规模清理行动把家里弄得“像是过日子的样子了”(新室友Julie语),这一点让我们三个丫头雀跃不已。话说老鼠一直觉得,收拾屋子很有一种让人心情舒畅的作用。丢垃圾的时候就如同把不开心的事情丢掉;收拾东西的时候又如同梳理记忆,一点点擦去灰尘,摆放整齐;然后打开家门,秋风送爽阳光灿烂。

本来计划是上周六去hiking,trail也选了一条West Virginia的,长,却不难走。没想到周六虽然是艳阳高照,秋风却咆哮了一天,无法出门。待到周日,先去了教堂,回来已经正午,于是临时改变计划,决定把家附近的trail走走,就这条惦记了很久的“公山羊”罢,离家才不过半小时的车程。“Billy Goat”是Great Falls 附近的一条重要trail,在马里兰州(ft啊ft,这个公园在VA叫Great Falls Park,过了河就叫Chesapeake and Ohio Canal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了,不过票是可以通用的)。波多马各河两岸的状况不同,在VA这边,石壁很陡峭,直上直下的,中间最多有个平台,是攀岩的好地方,石壁上方只是平平的trail,不时出现一个over look,让你走到岸边看看奔流的河水;在马里兰则是石壁很崎岖,虽然也陡,不过努力些仿佛是容易爬上爬下的,石壁上方是丛林,丛林中还是乱石嶙峋,便多出几条著名trail来。过了林带,便是运河了,“Billy Goat”便在这一大一小两条河之间跳跃。

从Visitor Center走起,路线实际上是从北向南的,一进门,一只很小的鹿跳出来迎接老鼠,不细看还以为是只狗狗。停了车,拿了地图,老鼠悠然地从运河旁的纤道出发。路旁偶尔会出现注释牌,讲解运河的修建和水里的动物(好像是某些某些和某些虾。。。)。过了大约半英里,Billy Goat Trail Head 的标记就出现在纤道旁,于是离了软软的沙土,高高兴兴背着本子在乱石间穿行。如果只是跟着trail的标记走,基本是看不到两旁的河水的。不过老鼠既然不着急,trail也短,便时不时翻过大大小小的石头,走到崖边看波多马各河从激流涌进的奔腾到缓缓前行的宽广柔和,不知为何总让我想起“碧水东流至此回”。对面VA的石壁上,几乎每个能攀岩的地方都有人聚集,攀爬的,整理的,准备的,还有晒太阳的。马里兰这边,石壁上少有能平躺下的地方,颇为奇怪,不过小小的老鼠努力搜寻,总算给我也找到一个晒太阳的地方,暖洋洋地睡着了。睡醒了低头看去,却正好有只鸭子在水面随波浮着,悠然自得,待我拿出相机,它却突然钻入水中,出来时叼着一条小鱼,抬抬头,吞下去。

午后的阳光实在让人懒散,勉强跟着trail走,却发现地势越来越低,终于几步跨下去就是巴掌大的河滩,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触手却是冰凉刺骨。抬头看去,原来接下来的trail是一条岩石裂缝形成的斜路,必得手脚并用地“爬”上去才行,总算有点儿意思了,不然比Old Rag 岂不是差得太远。轻松地爬到崖顶,ms比前面几个身材很棒的黑mm要easy嘛~~~老鼠得意忘形,没走几步就在抬腿时把膝盖磕在了临近的石头上,嗷吱,笨死。

后面的路越走越简单,走完A段便返程了,反正BC只怕不值得hiking,又没有狗狗可以遛。值得一提的倒是返程时所走的纤道——原来运河中行船是用马来拉的(不知当年有没有纤夫,这纤马是有了……)这平整的纤道就是给马儿走的。为了介绍这条长长的运河,还有个专门的tour,用马拉着游船在运河里走一段,给游客以切身感受。。。不过看那河道又窄又浅,老鼠并无兴趣尝试。回到Visitor Center附近,竟然在运河中又找到了走时看见的四只鸭子,还多了一只水鸟,单腿站着,缩着脖子睡觉。拍下来看能不能有牛人认出来罢。

2010 IEEE/PES General Meeting in Minneapolis, MN

7条评论

——只带了张poster去,显见的去玩儿了~~~

Isle Royal, MI

——千里烟波

作为全美年访问量倒数第三(倒数第一和第二在阿拉斯加,理解一下)的国家公园,Isle Royal的确是颇“un-reachable”的。这个小岛在密歇根境内,但最近的岸却要数明尼苏达这边的Grand Portage. 该处离双城五个小时车程(离MN北部重镇Duluth也要开两三个小时),离岸登船,又要足足在水上飘荡三个小时才能靠上Isle Royal的西边码头Windigo。也就是说如果从明尼阿波利斯出发,至少要八个小时才能登上这个小岛T_T。我们的飞机下午到了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机场,取车直奔Grand Portage。这一开,便从艳阳高照,一直开到了月上中天。开到Duluth时,天刚傍晚,晚霞满天。我们路上经过两块雨云,彼时乃是真正的“雨过天晴”,一道彩虹轻轻垂入湖中。继续驱车北上,过了九点,天便全黑了,身旁就是苏必利尔湖,月光如白练铺在温柔的水面上,看得老鼠发呆。

转过天来,一早就跑到码头集合,到了岛上已经是中午时分。时间紧张,还要赶回明尼阿波利斯开会,我们只转了Windigo附近的一些trail。论起岛上的风光,窃以为不如我们蓝岭多矣。不过此处访问量低,自然环境保存的自是十分良好(这一点在美国的国家公园中,可算不得什么稀罕)。据导游说,这岛上有十九种哺乳动物,其中六种是蝙蝠@@”。此外,最常见的是麋鹿,颇有点超出小岛负荷能力的趋势(可惜我们还是一头都没看见~)。幸好有狼,但脆弱得很。某年有人带狗上岛,结果狗狗携带的疾病传染给岛上的狼,当年五十几只狼一下子减少到不足二十只,麋鹿则突然繁盛。转过年来——狼们吃的很爽,拿导游的话说“到处都是buffet”。岛上最可爱的,是那些berry。老鼠一进visitor center,就忙不迭拍下门口的辨识图,打算饱饱口福。导游带着我们一边走,一边指点,老鼠吃了一路,酸酸甜甜,心满意足。不过的确要小心,很多漂亮的果子是有毒的。

算来我们到岛上不过转了三四个小时,倒有六个小时留给了烟波浩渺的苏必利尔湖。我们行船的路线,由大陆至岛屿,远不到湖心。不过船行一时,便发觉前后只有烟水茫茫无际,岸和岛都不知藏在何方了。上岛的时候,天气晴朗,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显得行船掀起的水浪颇为汹涌。返程时我们先去看了一个灯塔,于是引得彼处鸥鸟逐船而飞,啁啾可爱。再开一会儿,天阴了下来,原本澄澈明快的蓝色湖面开始变得深沉,继而风起波涌,船在水中颠簸起伏,幸而船颇大,倒如摇篮一般哄睡了大半的游客。

Voyageurs, MN

——Rain in Rainy Lake

Voyageur是边境公园,一水之隔,便是加拿大了(对面是Quetico Provincial Park)。不过严格来说不能算“一水”,而是水系。至于这公园是否也属界限水域(Boundary Water),则不易分辨了。总之林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林……开会的第二天,我们便偷跑出来,向这个公园进发。也是五个小时的车程,不过这个是下午开船,所以早上从明尼阿波利斯出发也还勉强来得及。谁想一路开着,天就变了脸。厚厚的云层压得极低,离开双城不久就开始下雨,而且是瓢泼大雨,让我们不禁为已经订好的guided canoe担心。birch倒不着急:“我开了多少次DC-BB,没有四个小时开不出去的云~”。果然如其所料,在接近公园的地方,天终于放晴了。说是放晴,其实也只是不下雨了而已,太阳还是没能露出头来。

进了公园,沿途有三个visitor center,我们去的,是一个叫Rainy Lake的湖,一听这名儿,得~肯定要下雨!赶到visitor center一问,canoe tour果然取消,老鼠不由得撅嘴,话说为了这个公园,我们连I-20和护照都带上了,担心不小心划过国界。不过尚有一个游船可以坐,不至于空入此园。说话间,有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还好并不是狂风骤雨,正好在雨中游湖。

Rainy Lake乍看去湖水颜色幽深,与苏必利尔湖以及界限水域中的很多湖水大相径庭。待船缓缓开离码头,由翻起的浪花才看出,水是棕色的,想是与明尼苏达的几个州立公园中的瀑布同种,富含丹宁酸的吧。Rainy Lake自然是比苏必利尔小得多,而且岛屿星罗棋布,从船上看出去,总是能看到陆地。我们停靠在一个小岛上,据说是当年采某种金矿的地方。大家去看,还留有深深的矿坑。离开小岛,船在湖上慢慢地逛着,导游尽职尽责地讲解,而大家却多盯着水面,因为据说可以看到麋鹿游水而过,从一个小岛,到另一个。盯了半天,麋鹿没有,却看到许多野鸭,以及两三只高傲的白头鹰。鹰不是盘旋,便是停在视线所及的最高点,以老鼠的小相机,十分难拍。

回头看船上,老鼠发现,多是一把年纪的老人,相携而坐,在细雨中慢慢欣赏这优美的湖景。北地的雨,即使是细雨,也没有中国江南烟雨的柔和,至多不会把人拍得浑身透湿罢了,雨滴还是清清楚楚的。birch还肯乖乖坐着或者去船舱躺着,加入“老年旅游团”的老鼠却是上蹿下跳,总不肯歇一会儿。

湖中有很多种鱼,话说Walleye是老鼠的最爱,不过既然没船没钓竿,也不用yy了。这等悠闲的景致,又没有翻山越岭的折腾,还是等老了再来不迟:)

 

Older E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