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Kindle的一些碎碎念

留下评论

Kindle 3G到手已经两星期了,总有人问我是否好用,作为一只喜欢嗑书的耗子,不揣冒昧,随便唠叨两句。

我买的是6寸的Kindle,深灰色,新款,轻而且薄。(9寸的纠结一下没敢买,拿那么大一玩意儿还不如抱个笔记本呢)总体来说,Kindle的阅读体验还是很不错的。电子墨水,略略偏黄的纸张底色,跟看书的感觉差不多。只要存入的文件格式适当,比如mobi, txt 等等,则文字大小可以调节,并且自动换行。当然pdf不经转换是不行的,看起来跟看图片一样,如果调大了字体,一页书就要一部分一部分看,太难受了。

Kindle有Amazon做强大的数据后盾,于是Kindle到手的第一天,俺便毫不客气而且毫不惭愧地从Amazon下载了几十本免费书——《旷野的呼唤》,《白鲸》,《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简爱》,《傲慢与偏见》……嗯等等,好像在列初高中看的名著列表是吧。没关系,这回看英文版的,不再担心情节看不懂,便可以放松下来好好品味小说原汁原味的语言了。(当然,原著是俄文德文法文的,咱还得接着凑合看译文哈)搜罗了半天,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美好的东西其实是免费的——阳光,空气,水……还有这些经典书籍们。对比着看,圣经是免费的,解经研经讲道的书一般可能是收费的;世界名著级别的小说是免费的,纽约时报最畅销书肯定是收费的;经典的哲学,政治,历史,军事书籍是免费的,嘿,订阅报纸那是必须收费的。。。当然经典免费并不意味免费的都是经典,免费书里另一类极端就是摆地摊卖废纸都卖不出去的,还不如免费了,拼个点击率什么的。

必须承认,Amazon整体上在电子书销售方面的做法的确是让俺这个圡拨鼠颇为赞同的。(俺不懂经济学不懂社会学不懂传媒各种不懂,就事论事而已)书籍原是文明传承的渠道,你不能收费收得让很多人买不起,也不能大笔一挥免费到让作家出版社通通饿死。那么经典免费,现代书刊报纸收费则是个很好的方案——反正你是不用给托尔斯泰付版权费的,而现代作家们,你如果敢在这边盗版,他们真敢告到你倾家荡产的。反观前一阵子若干作家联名告百度的事件,若能像Amazon这样处理,本会是很简单的事情:你不是想大家都来看书,提高点击率,收广告费么。可以啊,咱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经典书籍浩如烟海,只要作者已经挂了,你大可以把他们的书免费分享给大家看,二十四史的作者总不会出来找你对质。不是还有国内各种硬件厂商出手做电子阅读器么,联网之,百看白看,怎么看都行,这多提升企业形象啊。而对于那些新出的书籍们,现代的作家们,您已经仓廪实了,知点礼节吧,给付版权费也不会让百度亏什么,那是作者们辛苦劳动应该得到的。喜欢他们的读者,自然会付钱看,再加上您的广告收入,不少了。再这样肆无忌惮盗版下去,分明是要消灭这一代的笔杆子,要知道,饿死当代的文学家艺术家绝对不是一个时代值得骄傲的事情。

唠叨太远了,回来继续说Kindle。一句话总结,不适合看pdf(当然也不适合看图片),其他都好。里面内置的语音转换也不错,3G的重要功能我也用上了——某次在五角大楼附近迷路,顺手打开Kindle,把google map调出来查看一番,十分救急。必须承认,Kindle小小的键盘区使用起来没有ipad的触摸屏舒服,浏览器也因为还处于测试阶段,并不算很好用。但是它小巧轻薄,阅读舒适,而且今年下半年即将推出的Kindle图书馆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如果真能全面推广,免费借阅,那这3G的Kindle简直就是便携式Amazon数据库了。口水盈盈,以上。

年轮

11条评论

——很久没正经看书,或者说,没看正经书。反正……那个谁谁谁说的来着?刘项原来不读书

最近一直忙,忙来的成果都奉送给老板在T&D会议的presentation上了。拿钱卖命,原是本分。忙research的时候往往如毒瘾发作一般,疯狂地看网络小说。很多新人新作和新人新抄,反正不用思考的就是休息,一边等仿真结果一边飞速翻过很多并无营养的文字,一天倒也看下三四本来。眼巴巴地盼到老板在俺生日那天启程去了新奥尔良,算是送了俺一份好大的生日礼物——让老鼠可以休整一天。于是颇休闲,看连续剧,跑步,还给自己做了一顿不错的晚餐。小说还是看的,不过既有闲暇,当然不要看泡沫般浮躁的网文,不如翻个应景的吧——梁晓声的《年轮》。

梁是很幸运的知青,北大荒插队不单没让他失去读大学的机会,反而成了他写作的灵感源泉,复旦大学的教育经历又奠定了他的文字功底。我少看他的报告文学和散文杂文,不过他的北大荒小说的确是独树一帜,文字如同东北的黑土地一样淳厚。同悲喜都自然而然,绝不矫揉造作。知青文很多是走“伤痕”路线的,很感人,但看多了就不免失去耐心,乃有祥林嫂之讥。梁的知青文不同,不是辛酸无奈,血泪控诉,悲哀的碎碎念……而是一种悲壮的执着,沉重但并不沉痛。他塑造的人物是鲜明的,立体的,有血有肉,亲情、友情、爱情、坚持、放弃,迷茫,追寻……都是那么真实。同样的时代背景,如洪水卷过,弄潮儿究竟是少的,有些人是被淹没,然后“伤痕”之;有些人是挣扎——或许最终也被淹没,但是起码挣扎过。梁关注的,是后者。也许是广袤的黑土地给了他广阔的胸襟和乐观的性格,这个着笔于平民阶层的作家,笔下的“小人物”们栩栩如生,挣扎中也推动了时代的车轮。(不要矫情地说什么民族的脊梁啦——如果可能,承认那是国家这条大船的载舟之水已经足矣。)

《年轮》是十几年前写的吧?电视剧也拍了,算是老文了。但还放在本子上没扔进移动硬盘,偶尔翻出来看看。或许因为自己也在东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长大,对梁的文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当然也有可能是垃圾文看多了,审美水准降低,对文字的要求仅仅是“不矫情”。无论如何,《年轮》是值得咀嚼的文字。我十分崩溃于官方评价

         “本书以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共同走过的历程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划出共和国的年轮。”

其一本正经让人喷饭,但不得不佩服其概括性。

与《平凡的世界》这本知青文中的“清明上河图”相比,《年轮》并没有那样的波澜壮阔,背景宏大,然而时间轴长度上的优势使得小说展现了三十年的社会变迁,的确对的起“年轮”二字。一如树木,风调雨顺时年轮稀疏,风刀霜剑时年轮密集。动荡不安的三十年,整个国家都在挣扎求存摸索前行的三十年,实在是有太多太多可以写的东西。而年轮行文紧凑,绝无拖沓,亦没有仓促之感,行云流水,实属难得。

*一时兴起去看梁的新浪博客,倒并不热门。翻了翻他博客上的小说,文风仍健,杂文形散而神散,不苛求了。没有长篇在blog上,正常。十多年前,他写《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今年又在政协提案上提到“灰色阶层”问题,小说之外,仍然可以看得见一个作家的良心。

《明朝那些事儿》

4条评论

本文中心思想:前两天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小推一下。

一句话评价:不失幽默大致靠谱具有英雄史观略带左愤观点的通俗断代史分析读物。

水平:看了之后可以跳History版有关明朝的各种坑,没法跟大牛对阵,但基本淹不死。

——————————————————^^分隔线,以下为个人乱弹灌水,时间紧的可以跳过了^^——————————————————

说这本书之前,先提个有意思的问题:咱们看历史干嘛?

答案1: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看问题——大哥您是我党优秀分子啊~!

答案2:以史为鉴,学点儿经济、政治、军事,万一用得上——这个不错,五千年文明史就是好啊,什么该发生不该发生的都发生过了,后来人有的是东西可学。反正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如果真吃透了,按说算个命也比一般人准些不是。

答案3:不好意思,我专业是历史,不看没法写论文毕业——同情一下,那个啥,专业人士就不要来砸场子了哈。

……

答案n:吃饱了琢磨点儿另类八卦消食儿——诶呀,握手。只怕持这样想法的人未必是少数,不然清宫戏也不带那么红火的。您想啊,你这边八什么霆锋柏芝,我八的可是多尔衮和孝庄皇后、、、咋样,是不是高下立判~

OK。这个问题说完了,那么说说为啥推《明朝那些事儿》吧。也许书友会的朋友们还记得,俺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翻译”文的,曾经在maillist里面说过“此类文风不可长!”。历史小说没有关系,比如我从来不跟二月河和高阳过不去,也不去拍穿越文。因为别管是好是歹,人家那叫创作,借个历史背景,顶多再偷懒借个历史情节,人物总是要自己塑造的。“历史翻译”则未免太投机取巧了。正史在那儿摆着,你仗着多读过几篇文言文就把它们翻成白话,里面生拉硬扯地搞笑两句,再借两句野史,还腆着脸出书卖文?交版权费了吗?

最近忙得半死,并没时间看些闲书,基本上也就是再翻翻以前看过的东西。鉴于身处北美大陆,书荒之地,除了当年在硬盘里的收藏品,就只好上网去搜,机缘巧合,在天涯顺手点开了这本很是红了一阵子的《明朝那些事儿》。首先我要向长文致敬,挖了坑真填土啊!其次,文笔还算不错,颇有天涯风格,不失八卦娱乐精神。再其次,对照《明史》和《明实录》(唉,手头也就这点儿东西,不能指望有个图书馆让俺查),文章大致没有胡说八道歪曲历史(甚至对正史中明显胡说八道的地方予以抨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有自己的观点,有分析,不是纯粹“搞笑型历史翻译”。

先说文笔,二十四史以及其他常见史书都拉出来比一比,不能不承认,还是司马迁同学的文笔最为漂亮。一部《史记》,皇皇巨著,竟然流畅优美,通俗易懂。而且“太史公曰”往往言简意赅,切中要害,非其他各史书可比,这也使得雅好“历史翻译”的人不敢对《史记》轻易下手。比及《明史》,张廷玉作为康熙朝进士,后来的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他是饱读诗书了,可苦了俺这等不学无术之人。一帮翰林们编纂出来的《明史》读起来不是晦涩难懂,磕磕绊绊,就是大段引用“诏曰”,无聊头大。更糟糕的是,也不知是谁规定出来的纪传体,好好的历史事件,支离破碎,关键人物各有各的章节,想把事情联系起来,那是要反复对照,这还不消说为尊者讳而导致的和稀泥现象。茶余饭后读了,反而容易消化不良,这实在不利于八卦娱乐的推广普及。正史这玩意儿是在图书馆坐着,拿上若干校本,以及相关辅助文献,铺那么一桌子,细细研读的,断不是“一杯茶水一支烟,一本正史看半天”能玩转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想来不至于有大学士的满腹经纶,不过该书却着实能对上拿历史当八卦的普通老百姓的胃口。拿“靖难”事件来说,在《明史》里,本纪那边就是惠帝一篇,简单说怎么决定削藩;成祖第一篇,简单说怎么开打,哪年哪月打到哪儿了,看政府工作报告都没这麽烦人的,真想找双方动向的关键人物(惠帝这边的方孝孺、黄子澄等人以及成祖那边的姚广孝),好嘛~都跟列传里藏着呢,您老有功夫一个个翻就是了。相反,在《明朝那些事儿》里,从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没死的时候就写起,详列朱允文和朱棣双方阵营牛人,什么背景,什么思想,每一仗怎么打的,甚至每个人的心里状态(这个估计yy成分居多)……看着就是一八卦杂志的精选年报,怎不让懒人心情为之一爽~

再说史料翔实程度。这个俺没啥发言权,一来不是这个专业,外行看个热闹而已;二来历史这玩意儿太远了,史料很杂,再加上正史避讳多,不一定说真话;野史传闻多,不一定可考证。最后玩儿历史的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凭着天涯连载的《明朝那些事儿》,对照手头可怜的资料,大概可以推测这哥们儿胡说成分不大,至少没有故意胡说。首先天涯的水很深,真胡说的话估计拍过来的板砖不比拍易中天和于丹的少;其次从出书整理之前的很多部分来看,作者可能是历史专业的(某段提到他的论文里涉及的史料);还有,从文章里很多试图回答问题的地方看,作者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并且关键资料数据尽可能给出出处,特别是“抗倭援朝”战争那一部分,甚至伤亡人数都是核对了日本、韩国的历史资料,而且尽可能查阅了类似当朝“奏疏”之类的数据来源。虽然调侃中不免yy一些历史人物的思想,但总体来看,作者主观上是没有想忽悠人民大众的。

最为难得的,是作者一边写,一边分析,有他自己的观点,而且颇有深度。不是说我“翻译”完了,大伙儿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就算混过去。很明显作者是有英雄史观的,他不吝啬对猛将能臣的褒奖文字,不吝啬对大明兴盛时期的民族自豪感。很多人看完了说“噢,原来大明朝没那麽黑暗啊~~~~”。但另一方面,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中肯的,该褒的褒,该贬的贬,不走极端。当然很多人也是这么做历史评价的,看起来一副公平正义的嘴脸。不同于此的是,作者愿意站在当时当地的角度去理解揣测历史人物的想法,并没有那种站在几百上千年后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再说历史观,作者有的时候宁愿打断故事的叙述,夹一段经过整理、思考的历史观评述,这是书里很宝贵的一部分。比如他单段写的“地主是怎样炼成的”、“名将是怎样炼成的”、“丞相是怎样炼成的”……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许你的历史教科书里会写,但绝不会写得如此精彩生动,寓教于乐。

—————————————————^^推书书评完毕,权作一笑,将八卦进行到底^^———————————————

贴一段《明史》对朱元璋的赞。的确见得大学士笔下功夫,共赏

赞曰: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至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